`
阅读更多
第3章 立项管理 2
3.1 介绍 2
3.2 立项建议 3
3.2.1 目的 3
3.2.2 角色与职责 3
3.2.3 启动准则 4
3.2.4 输入 4
3.2.5 主要步骤 4
[Step1] 立项调查 4
[Step2] 产品构思 4
[Step3] 可行性分析 4
[Step4] 撰写并完善立项建议相关文档 5
[Step5] 申请立项 5
3.2.6 输出 5
3.2.7 结束准则 5
3.2.8 度量 5
3.3 立项评审 5
3.3.1 目的 5
3.3.2 角色与职责 6
3.3.3 启动准则 6
3.3.4 输入 6
3.3.5 主要步骤 6
[Step1] 准备 6
[Step2] 举行评审会议 6
[Step3] 机构领导终审 7
[后续活动] 7
3.3.6 输出 7
3.3.7 结束准则 7
3.3.8 度量 7
3.4 项目筹备 8
3.4.1 目的 8
3.4.2 角色与职责 8
3.4.3 启动准则 8
3.4.4 输入 8
3.4.5 主要步骤 8
[Step1] 任命项目经理 8
[Step2] 获取经费与资源 8
[后续活动] 8
3.4.6 输出 9
3.4.7 结束准则 9
3.4.8 度量 9
3.5 实施建议 9
第3章 立项管理

立项管理(Project Initialization Management, PIM)的目的是:(1)采纳符合机构最大利益的立项建议,通过立项管理使该建议成为正式的项目(即合法化)。(2)杜绝不符合机构最大利益的立项建议被采纳,避免浪费机构的人力资源、资金、时间等。
立项管理是决策行为,其目标是“做正确的事情”(do right things)。而立项之后的研发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目标是“正确地做事情”(do things right)。只有“正确的决策”加上“正确地执行”才可能产生优秀的产品。
立项管理过程域是SPP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规范阐述了立项管理过程域的三个主要规程:
 立项建议 [SPP-PROC-PIM-PROPOSAL]
 立项评审 [SPP-PROC-PIM-REVIEW]
 项目筹备 [SPP-PROC-PIM-PREPARE]
上述每个规程的“目标”、“角色与职责”、“启动准则”、“输入”、“主要步骤”、“输出”、“完成准则”和“度量”均已定义。
本规范适用于国内IT企业的软件研发项目。建议用户根据自身情况(如商业目标、研发实力等)适当地修改本规范,然后推广使用。
3.1 介绍
立项管理流程分三个阶段:“立项建议阶段”、“立项评审阶段”和“项目筹备阶段”,如图1所示。
一、立项建议阶段
立项建议小组应反复地进行立项调查、产品构思和可行性分析。在深思熟虑之后,立项建议小组撰写《立项建议书》,并申请立项。
要注意的是,由于立项调查和可行性分析通常比较费时费力,往往被人忽视。而草率撰写的《立项建议书》会有比较多的主观臆断,这对项目是有危害的。产品构思通常不可能快速完成,切不可闭门造车。深入地进行立项调查与可行性分析不仅对产品构思有帮助,而且对立项评审也有帮助。
二、立项评审阶段
机构领导组织一个评审委员会进行立项评审。评审委员会根据《立项建议书》、《立项调查报告》、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以及立项建议小组的答辩,投票决定是否同意立项(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)。评审委员会应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(发展战略、资金、人力资源等),对《立项建议书》提出改进意见。
机构领导对立项具有最终审批权。如果机构领导赞同评审委员会的决策,那么他们将共同分担决策责任。如果机构领导行使“一票否决权”,那么他将对该决策负全部责任。
三、项目筹备阶段
机构领导任命一位项目经理。通常情况下,立项建议小组的负责人将被任命为项目经理,这样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。但是如果此人不适合于任项目经理,那么机构领导应该另外任命一位合适的项目经理。
项目经理被任命之后,机构领导协助项目经理获取项目经费、人力资源、软硬件资源等。要注意的是,如果项目所需的资金和资源难以按时到位,此时项目经理不可老在等待或只是抱怨,应当主动设法克服困难,尽早行动起来。很多时候,资金和资源是争取来的,而不是等来的。
如果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已经到位,项目经理和项目核心成员根据实际情况撰写《项目计划》,执行项目研发和管理工作。


图3-1 立项管理流程

立项管理过程域产生的主要文档有:
 《立项调查报告》,模板见 [SPP-TEMP-PIM-SURVEY]。
 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,模板见 [SPP-TEMP-PIM-FEASIBILITY]。
 《立项建议书》,模板见 [SPP-TEMP-PIM-PROPOSAL]。
 《立项评审报告》,模板见 [SPP-TEMP-PIM-REVIEW]。
3.2 立项建议
3.2.1 目的
 立项建议小组充分地进行立项调查、产品构思和可行性分析,撰写相应文档并申请立项。
3.2.2 角色与职责
 立项建议小组一般由产品创作者(构思者)和市场人员组成。该小组开展立项调查、产品构思、可行性分析等活动,在深思熟虑之后撰写《立项建议书》、《立项调查报告》和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并申请立项。
3.2.3 启动准则
 立项建议小组已经成立。
3.2.4 输入
 与目标产品有关的任何信息
3.2.5 主要步骤
[Step1] 立项调查
 立项建议小组开展立项调查,主要工作包括:
 市场调查
 政策调查
 同类产品调查
 竞争对手调查
 用户调查
 其他相关的调查
 立项调查应当遵循以下原则:
 调查者应当客观地对待被调查的事物,不可有意往“好处”或者“坏处”写。
 调查报告中的数据、图表要真实并且有据可查,不可凭空捏造。
 调查报告应通俗易懂,不可写成学术性的文章。
[Step2] 产品构思
 立项建议小组进行产品构思,主要内容包括:
 待开发产品的主要功能
 待开发产品的技术方案
 Make-or-Buy决策(确定哪些产品部件应当采购、外包开发或者自主研发。)
 开发计划
 市场营销计划
 其他相关的计划
[Step3] 可行性分析
 立项建议小组开展可行性分析,主要内容包括:
 市场可行性分析
 政策可行性分析
 竞争实力分析
 技术可行性分析
 时间和资源可行性分析
 知识产权分析
 其他相关的可行性分析
 可行性分析必须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论断,既不能以偏概全,又不能对任何细节都加以权衡(否则会让阅读者迷失主题)。
[Step4] 撰写并完善立项建议相关文档
 在进行了充分的立项调查、产品构思和可行性分析之后,立项建议小组撰写并完善《立项建议书》、《立项调查报告》、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以及相关文档。
[Step5] 申请立项
 立项建议小组向机构领导递交《立项建议书》、《立项调查报告》、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以及相关材料,申请立项。
3.2.6 输出
 《立项建议书》、《立项调查报告》、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以及相关文档。
3.2.7 结束准则
 立项建议小组按照指定的模版撰写了《立项建议书》、《立项调查报告》和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,并做了内部审查(消除拼写、排版等错误)。
3.2.8 度量
 立项建议小组统计工作量和上述文档的规模,将来汇报给项目经理。
3.3 立项评审
3.3.1 目的
 机构领导组织立项评审委员会,对《项目建议书》进行评审,决定是否同意立项。
3.3.2 角色与职责
 机构领导根据项目的特征组织立项评审委员会,并确定一位主席。主席应当具备比较丰富的评审经验,能够控制评审会议的进程。主席除了主持评审会议之外,还要负责撰写《立项评审报告》。
 一般地,立项评审委员会由机构领导、各级经理、市场人员、技术专家、财务人员等组成。委员会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投票决定是否同意立项(此时机构领导只是一名委员,不具有一票否决权)。
 立项建议小组陈述《立项建议书》的主要内容,并答复评审委员会的问题。
 评审会议的记录员可以任意指定。记录员记录评审会议中的一些重要问答。
 立项评审委员会决议之后,机构领导作最终审批(此时机构领导具有一票否决权)。
3.3.3 启动准则
 立项建议小组已经申请立项,机构领导同意进行立项评审。
3.3.4 输入
 《立项建议书》、《立项调查报告》、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以及相关材料。
3.3.5 主要步骤
[Step1] 准备
 机构领导根据项目特征组织立项评审委员会,并确定一位主席。
 主席确定评审会议的时间、地点、设备和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(包括评委、记录员、立项建议小组、旁听者等),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。
 主席将《立项建议书》、《立项调查报告》、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以及相关材料发给所有评委。各评委必须在举行评审会议之前阅读完上述材料,并及时与立项建议小组交流。
[Step2] 举行评审会议
 [Step2.1] 主席宣讲本次评审会议的议程、重点、原则、时间限制等。
 [Step2.2] 立项建议小组陈述《立项建议书》的主要内容。
 [Step2.3] 答辩
 评审委员会提出疑问,立项建议小组解答。双方应当对有争议的内容达成一致的处理意见。
 记录员记录答辩过程的重要内容(问题、结论、建议等)。
 [Step2.4] 评估
 立项建议小组退席。
 评审委员会根据“立项评审检查表”认真地评估该项目。
 [Step2.5] 会议结束决议
 评审委员会给出评审结论和意见:
 如果半数以上的评委反对立项,则评审结论为“不同意立项”。
 如果半数以上的评委赞同立项,则评审结论为“同意立项”。
 主席撰写《立项评审报告》并递交给机构领导,本次评审会议结束。
[Step3] 机构领导终审
 机构领导在《立项评审报告》中签注最终审批结论和意见:
 如果机构领导的终审结论与评审委员会的结论“一致”,则机构领导和评审委员会共同分担立项评审工作的责任。
 如果机构领导的终审结论与评审委员会的结论“相反”,机构领导可以行使“一票否决权”,则机构领导应当对立项评审工作负全部责任。
[后续活动]
 立项建议小组根据立项评审委员会和机构领导的意见修正《立项建议书》。
3.3.6 输出
 《立项评审报告》
3.3.7 结束准则
 评审委员会和机构领导已经在《立项评审报告》中签注结论和意见。
3.3.8 度量
 评审委员会统计工作量和上述文档的规模,将来汇报给项目经理。
3.4 项目筹备
3.4.1 目的
 机构领导任命一位合适的项目经理,并协助项目经理获取经费、人力资源、软件硬件资源等,以便顺利启动项目。
3.4.2 角色与职责
 机构领导任命一位合适的项目经理,并协助项目经理获取经费、人力资源、软件硬件资源等。
 项目经理组建团队,开始执行项目研发和管理工作。
3.4.3 启动准则
 机构领导已经批准立项。
3.4.4 输入
 评审、修正后的《立项建议书》
3.4.5 主要步骤
[Step1] 任命项目经理
 机构领导参考立项建议小组和评审委员会的意见,任命一位合适的项目经理。
[Step2] 获取经费与资源
 由于机构的资金和资源是有限的,机构可能难以完全按照《立项建议书》的要求给项目分配充足的资金和资源。机构领导和项目经理应当设法和财务部门、人力资源部门协商,尽可能为项目争取必要(充分)的资金和资源。
[后续活动]
 如果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已经到位,项目经理和核心成员根据实际情况撰写《项目计划》,开始执行研发和管理工作。详见SPP 的项目计划过程域[SPP-PROC-PP]和需求开发过程域[SPP-PROC-RD]。
3.4.6 输出
 项目经理使用经费和资源的凭证,例如经费本等。
3.4.7 结束准则
 项目经理已经被任命,必要的资金和资源已经到位。
3.4.8 度量
 项目经理统计工作量。
3.5 实施建议
 对立项管理过程域产生的所有有价值的文档如《立项建议书》、《立项调查报告》、《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》、《立项评审报告》进行配置管理。
 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。
 由于每个项目都要占用机构的资金和资源,立项评审一定要严格。建议对机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立项管理培训。
 对于客户委托开发的项目,立项建议工作可以适当地简化。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